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必须坚持环境修复谁破坏谁负责
【纯水设备www.xqccs.com】本文由皙全苏州水处理设备网提供任何人和单位不得转载盗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一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近日却被爆出多处采矿点虽被叫停,但开矿造成的山体沟谷大量裸露,采坑一直没有得到修复,三江源的创伤迟迟不能愈合。
疯狂的矿产盗采,给三江之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痛,湖泊骤减,冰川、湿地退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修复三江源的生态,刻不容缓。新《环保法》第七条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七条也指出,“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由采矿权人负责治理恢复,治理恢复费用列入生产成本。”谁破坏谁修复,三江源的采坑填埋修复,采矿者应负第一责任。虽然三江源的采矿点已被叫停,人员已经撤出,但采矿业者的生态责任不能因此逃脱。当地应对所有采矿点进行梳理调查,锁定责任人,责令其投入资金修复生态。
长期以来,许多本该污染企业承担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费用,都没有在污染企业的成本中体现,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的压力都转嫁给了政府和社会。不付出血的代价,企业就不会有珍惜环境资源的意识,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更会加剧对环境的破坏。备受关注的宁夏腾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诉讼系列案近日一审调解结案,8家被诉企业承担5.69亿元环境修复费用,这一判例具有标杆意义。
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关注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多个盗采矿点造成的生态危机,并着手开始调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也已表态,对此前统计的48个已经退出的矿产类项目开采点,尽快进行科学修复。但愿在今后所有的环境案件中,“谁破坏谁负责”都能成为一条铁律。
记者在上述遗址边的村庄看到,虽然该村有垃圾池,但离有些村民家太远,村民倒垃圾要走较长的一段路程。马姓村民说,不少中老年人还未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沿线不少村民反映,部分运河河道垃圾丛生,有的用来种庄稼,整体环境没有根本性改善,政府的有效引导不足,村民并未形成自觉。
守住生态红线绿色走廊待构建
大运河沿线基层干部认为,生态是运河的生命,宜从多方发力,共护母亲河。
首先,设立治理目标,提高污水达标排放和水质考核标准。位于下游的天津基层干部建议,宜逐步提高上游的污水排放标准至IV类,从源头保证水质,在水质逐步改善的基础上,加快生态修复的力度。苏州市水利局副调研员贡瑞金建议,宜进一步明确各省际和市际间的断面责任,逐步提高考核标准。
其次,注重部门协同,构建跨流域治水责任机制。据苏南一位基层干部称,水利和交通部门在制定方案时,常各行其是,水利和航道工程完全可以协作,不仅可减少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减少对坡岸生态的破坏。
《大运河遗产点段专项巡查报告》称,大运河主要管理部门是水利部门;而在市级层面,运河的水文则是由水文局负责管理。大运河水质的监测管理是环境保护部门,河堤的用地管理是国土部门,河堤上防护林又由农林部门负责管理,管理机制不够顺畅。
不少基层干部建议,宜在顶层设计层面,国家和省级层面应该分别成立以省、市、县边界所在地政府共同参与、全流域的大走廊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抓好跨行政区的产业布局调整优化、水环境安全监管和预警等,实施上下游、左右岸同步管控。
第三,河湖一体规划,构建大运河生态大走廊。扬州一位水利干部称,蓄水靠湖,河只是水的载体。以扬州为例,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都是淮河入江水道重要组成部分,行洪期间承泄上游淮河泄洪来水,上游客水对湖泊水质的影响极大,影响到长江水质,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
截至目前,东线一期工程已通水逾三年,输水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然而,送水沿线区域尚存产业布局不合理、污染负荷较重、优良水体比例不高、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
京杭大运河沿线多位基层干部建议,宜建立设立大运河生态大走廊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涉及土地空间布局调整、湿地修复、良好湖泊建设、岸线防护以及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将京杭大运河打造成世界跨流域生态廊道建设的样板区。本文由皙全苏州水处理设备网提供任何人和单位不得转载盗用。
- 上一篇:内蒙古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实施 2017/9/12
- 下一篇:吸附过滤器在油水分离设备中的应用 2012/5/23